师生随笔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师生随笔 > 正文

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促使课堂教学迈上新台阶

作者编辑:admin 点击次数:5737次

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我收到了一封来自远方一个学生的信,信中说他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一家化学研究所工作。并且由于工作出色,成为了该所的骨干分子,有一项研究成果获得全国一等奖。他说他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与我这位化学教师当年的鼓励分不开的。回想当年,该学生原先在班级上的成绩平平,只是在一次考试中偶然冒出,我表杨了他,并且还破例给他掰发了奖状.自此他的成绩如芝麻开花节节攀高,高考时竟然考上了全国的重点大学.由于对化学的浓郁兴趣报读了化学糸。由此可见,融洽的师生情感,可以决定一个人一生的走向。甚至在人的一生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可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教学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根本保证.如何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本人就这一问题提出以下拙见,供同仁商榷。

一、融洽的师生关系的构建理念

所谓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指师生的心理相容,心灵互相接纳,形成师生挚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而不是庸俗化的。具体体现在教学活动中是师生相互尊重、合作、信任。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通过探究学习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体验;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心灵成长的愉快。从而达到共存、共生、共长、共创、共乐的境界。

我们知道人一生下来智力因素差别是很小的,后天差生形成的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不和睦的家庭或离异家庭,或是父母素质低下造成的,二是学校教育和教师造成的,三是社会环境造成的。而这三个因素中情感因素是起决定作用的,犹其是师生情感。教师这个行业是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相互尊重,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可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只有具备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保证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才能保证教学活动有效进行。

二、影响构建融洽师生关系的几个因素

1、“师道尊严”,纵观中国历史上几千年的教育,教师对于学生来说都是高高在上的,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是课堂的主人,而学生是奴仆,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状态,若稍有不慎,不是责骂就是几板。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张扬,人格上遭劫。久而久之,学生对教师是敬而远之,而教师本来就有“板凳头里出秀才”观念作怪。

2、“辈份关系”,我们现在做任何工作都喜欢论资排辈,教师是父辈,学生为子辈,学生对教师的言行不应有异议,只能服从。"不打不成才"仍然是许多教师的口头禅。以大压小,以强欺弱,放不下架子,不愿意与学生做朋友,仍是许多教师的心态。而学生在“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理念下,敢怒不敢言。

3、“职务悬殊”,在教学成绩这座大山的重压下,教师和学生都为“分”疲于奔命。超负荷的作业量使得部分学生、教师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利用职务对学习成绩不甚理想、不听话的学生讽刺挖苦,甚至变相体罚,使得那些学生受到排挤,个性、心理受到压抑,找不到成功的阳光,于是烦学、厌学、逃学。一边是负有责任心的教师在强制学生学习;另一边是丧失选择自由被迫学习的学生把教师的行为看成是压抑、侵犯,久而久之师生关系紧张、尖锐。

三、构建融洽师生关系的几个设想

1、教师的博学多才是构建融洽师生关系的基础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这就是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然是起主导作用的,但这种主导作用又与传统的有所不同,传统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教师不仅是教学内容的传授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控制者,成绩的评判者,是学主学习的绝对权威。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准备,照本宣科地完成所设计的课堂教学,不会出现意外。而新课程理念中的教师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给学生留有较大空间的前题下引导学生积极地探索;在准备充分的前题下组织学生积极地合作学习;在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学材料的基础上,使学生开放性地学习……两者对教师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后者要求更严格,教师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就不可能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不可能应付得了学生提出来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个学者型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良好的形象,他们认为老师是无所不能的,他们可能有很多不懂的问题讨教于你,若你能对答如流,他们就会崇拜你,与你交朋友。我有一次在课余时间路过我所教的班级,学生们正为报上有奖问答的几个问题而伤神,看到我以后围了过来:“老师,地壳有多厚?”“大约25英里。”“那恐龙第一次出现在哪个大陆上?”“非洲大陆。”答案结果寄出以后,获得了一等奖。从此我在学生中的威性得到了大大的提升。他们也成为了我的好朋友,非常喜欢我所任的学科。课堂教学上他们与我共同探讨,有时激烈争论,成了莫逆之交,如   鱼得水,在每次考试中总是名列前茅。

2、关爱学生,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正在成长的中学生,心理上正处于一种逆反状态。你若只照着他们的缺点,恨铁不成钢,他们就会跟你对着干。相反你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在同学面前夸奖他,他就会受到鼓舞。他就会经常注意自己的形象,在同学面前显示自己的能力,成为你的得力助手。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千百年的真理,哪个学生不愿上进?老师既然那么关爱他,看得起他,他必然成为你的好朋友。

3、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

苏霍姆林斯基曾讲过“尽可能深入的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只有了解学生的社会、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发展特点,我们才有与学生相处的基础。有一次我得知班上有几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就决定替他们向学校申请困难补助,当我通知他们去领困难补贴时,看到他们那惊讶而又感激的神情,我也感受到了分享幸福的快乐,我一直认为那是我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课外时间陪学生打打球,聊聊天,家长里短,东西南北沟通沟通,在闲谈中讲做人道理比在课堂讲要来得快,易于接受。师生之间就会相处得更加火热。

4、消除“辈份”和“职务悬殊”观念,与学生平等合作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学校关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古人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因为如此,就奠定了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中心地位”,从而形成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传统的“三为主”原则。我们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的自身努力固然必不可少,但是,如果始终受到“以教师为中心”的师生关系的束缚,就不能让学生充分体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乐趣。因此,教师必须走下"师道尊严"神坛,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新型的伙伴关系。在课程改革环境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在彼此沟通的前提下合作,共同提高,教学相长,相互依存。师生平等合作要求学生尊重教师的辛勤劳动,使学生懂得“学会学习、认真钻研”是尊师最经常性、最具体的表现,尽可能与老师形成合作,积极配合老师完成好教育教学任务。教师则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对话关系,使学生感受到不再是教师的威严,而是一个和蔼的长者,或者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或者是一个可以相互交流的大哥哥、大姐姐。

5、以探究知识为平台,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开展“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活动,使师生在教学这同一平台上,共同劳作,耕耘,流汗,共享成功带来的喜悦。举例引导学生跨越师生间鸿沟,如:达尔文不满足于传统的“上帝造人”之说,千辛万苦飘洋过海,踏遍青山绿水,受尽无尽的白眼,讽刺及人身攻击,终于写出了科学巨著《进化论》。"金无足尺,人无完人"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一样,总会患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我们的前人也是一样,由于受当时条件的限制,可能得出的结论具有局限性甚至错误,需要后人不断的完善,扬弃。作为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引进前人的探索方法、经验,与学生共同探究,验证前人的结论,不是让学生死记硬套前人的结果。作为学生应敢于怀疑老师传授的知识,积极主动的探讨,与教师一道切磋。我所授课的班级,由于平时的培养教育,师生关系融洽,我在讲中学化学中“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当时做实验用的是玻璃管,发出的火焰是黄色的,而课本描述则是淡蓝色的,当时就有学生提出来课本的叙述是否有错。后来在我们的共同探究下,发现了是由于玻璃中钠离子作用的缘故,要看到蓝色的火焰可用铁管做这个实验。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就敢发问,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综上所述我们提倡融洽的师生关系,就是需要教师有“爱岗、敬业、奉献、求索、自律”的精神,有高尚的情操、渊博的知识、庄重的仪表、严谨的态度和对学生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尊重教师的人格和创造性的劳动。与教师平等相处,消除心理隔阂,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