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随笔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师生随笔 > 正文

解开教师心中的“千千结”

作者编辑:admin 点击次数:1933次
摘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年第十一期 作者梁秀常
心理问题如同“感冒”一样,几乎人人都会遇到,教师也不例外。教师如果没有好的情绪,就上不好课;没有健康的心理,就教育不好学生。那么,教师如何面对自己在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心理现象,解开形成这些心理问题的“千千结”呢?
劳逸结合,减少“心理饱和现象”
我们有这样的经验,将盐不断加入水中,最后盐不能再溶解,就会出现“饱和溶液”,在人的心理上也存在这种饱和现象。教师职业因为不断地重复着一些同样的教育教学内容,致使他们的心理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并由此影响到教师的工作或学习效果,这是教师在工作中出现最多的问题。教师在教书生涯中面对的常常是同样年龄的孩子,做着有一定常规性和重复性的工作,一门课讲几年甚至一辈子,难免产生单调、枯燥、乏味和郁闷的情绪体验和心境。不断重复的教学活动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疲惫和教学效果不佳的现象。尤其当教师刚接手一个班级的教学任务,由于教材、学生都是初次接触,往往满怀激情、处处新鲜,这一阶段教师的教学热情、备课速度和教学效率很高,可几年下来便感枯燥无味,特别是到了每个学期的复习阶段,重复性的教学带来的“心理饱和现象”多多少少影响到教师的心态,教学成了不断重播的旧唱片,教师对教学工作机械地应付,没有主动性。当教师自己对工作失去了激情,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这样,学生怎能愉快地学习呢?教师如何克服自己由于工作的枯燥而产生的倦怠,保持对学生的热情和爱心,这对每个教师都是一种考验和挑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合理地安排各项教学内容,不断变化自己的教学方式,避免重复性工作带来的“饱和心理”影响到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要善于进行自我调节,在遇到心理“饱和状态”、出现厌烦情绪时,不妨先放下手中的工作,活动活动身体,极目远眺片刻,或散散步,或与别人说说话,分散一下紧张的情绪,这样可以减少“饱和效应”带来的精神压力。教师平时应有积极的心理准备,要沉着地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将“饱和心理”由大化小,小化了。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效果,为最终获得教学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自我提高,走出“高原现象”
相当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一段时间教学效率和教学成绩停止不前,甚至出现对教过的知识感觉模糊的现象,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高原现象”。在这一阶段,教师脑子里的知识不够条理,尤其是理科教师自己做题时也感到困难、转不过弯,在教学工作中缺乏独创性,以致不少教师认为自己的脑子不管用了,其实,这是一种无法回避的客观现象。“高原现象”的存在,并不意味着脑子用到了极限,大脑出现枯竭现象,主要是因为重复而过量的教学工作造成了教师的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在遇到没有有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或者教学没有计划时,就很容易出现这种现象。“高原阶段”往往是人的反思、积累的重要阶段,如果教师及时地调整,尽快地走过这一阶段,教学就会有一个很大的进步。教师首先要克服急躁情绪,提高自信心,注意情绪的调节和良好情绪的保持,这样可以使人心态平和、情绪稳定,有利于消除烦躁不安、焦虑紧张的心态,有利于平稳地走出“高原期”。其次,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自我提高。教学成绩的提高与进步需要有全面和巩固的知识基础,因此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夯实基础知识,编织知识网络,拓宽知识面,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的素质。这样,才能丰富自己知识的底蕴,缩短“高原现象”存在的时间,为教学成绩的提高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储存知识,避免“舌尖现象”
教师在平时的讲课或备课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这种现象,一些很容易的题目或就在嘴边的答案,就在嘴边盘旋、在脑中闪现,就是写不出来或说不出来,心理学家把这种情况称之为“舌尖现象”。大多数教师都遇到过这种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在回忆信息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性遗忘。但应注意的是,出现在授课过程中的“舌尖现象”常会影响教师讲课的情绪、信心,所以必须加以克服。教师在平时要扎实地掌握、理解教材,通过形成知识网络,建立起有效的知识体系,并有效借助理解记忆、多感官记忆,积极调动储存的知识,在需要运用的时候能准确、及时地把所需知识提取出来。但教师无论平时怎样注意积累,总是有些知识记得不是很扎实,特别是处在紧张、有序的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舌尖现象”,这时要保持冷静、放松,可以想一想与之相关的教学内容,如果过一段时间还不能想出答案来,就要努力回忆面临的问题与以往所教的内容,从而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线索。如果还是不能记起来,就应暂时放下眼前的问题,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教学内容上,以免耽误太多的时间,也许过一会儿就能找到答案,也有可能在教学其他内容的过程中受到启发而茅塞顿开。
充满自信,避免“克拉克现象”
克拉克是澳大利亚著名的长跑健将,在1963年至1968年曾17次打破世界纪录,被称为田径场上的“奇才”。然而,正处于运动巅峰期的他,却在两届奥运会上发挥失常而与金牌失之交臂。后来,人们把运动员平时训练水平高、成绩好,而大赛中表现失常的现象称为“克拉克现象”。虽然这种现象最早在运动竞赛中被发现,但在一些教学竞赛中,有的教师也会出现“克拉克现象”,造成发挥失常。因此,教师要注意情绪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首先,教师要充满自信地参加教学比赛,对那些缺乏自信、性格比较懦弱的教师来说,常常会自我怀疑,即使面对自己比较有把握的问题,在讲解的时候也显得犹豫不决,这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不良情绪,干扰讲课思路。如果遇到学生和自己的配合不默契的时候,更是心生不安、乱了分寸,最容易出现“克拉克现象”。而自信心很强的教师往往不大会出现“克拉克现象”。所以,参加教学比赛时,教师在准备过程中,就要有重点,注意破解自己平时感到最薄弱的、经常出错的教学重点,经过扎实地准备后,感到课的内容掌握得比较牢固了,这样才能安下心来。教师在讲课前要注意休息,如果开夜车、用脑过度、睡眠不足,加上精神过度紧张,就会使大脑产生保护性的抑制作用,这样会加重讲课过程中的“克拉克现象”。所以,教师讲课前要尽情放松,看看花草、散散步、听听音乐、打打球,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保持心情舒畅,以减少“克拉克现象”的产生。如果遇到应急的问题,可以反复暗示自己“准备得很充分,一定能讲好!”来稳定自己的情绪。
调节适应,保持“瓦达伦心态”
瓦达伦是美国走钢索的杂技演员。钢索一般悬在离地面几十米的高空,没有任何人身安全保护措施,还有来自风雨等不利因素的干扰,人在上面行走,其惊险可以想象,但瓦达伦始终能获得成功。对此,瓦达伦说:“我走钢索时从不想别的,只想着走钢索这件事,专心地走好钢索,不管得失。”后来,心理学上把这种专注于做自己的事情,不为杂念所动的心理现象称为“瓦达伦心态”。每一位教师都希望自己所讲的课取得成功,而在讲课的过程中,要想发挥自己最好的教学水平,就应该具有这种“瓦达伦心态”。首先,教师要少考虑讲课的结果,如果过分关注效果,就会分散对教学过程的关注,就会影响教学水平的正常发挥。其次,不要过多地考虑教学的失败。特别是参加优质课比赛时,那是一种竞争,只要有竞争就必然会有失败。如果对教学中的失败过分地考虑,其结果可能真的会造成失败。从瓦达伦身上也可以印证这一点,他在最后一次表演中从钢索上坠下致死,就因为他有了患得患失之心,“这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所以,面对一些教学比赛,教师所能做的不是给自己加压,要保持一种稳定的“瓦达伦心态”。古人说过,“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在现实生活中,有太多让人惊动的东西,但实际上我们并不能全部拥有它,假如自己偏偏不愿正视现实,必然会引起许多不必要的烦恼。像先进、模范、优秀、评职称、提升等,这些不可能满足每个人的心愿,教师要学会调节,在调节中适应,在平静中去寻找新的突破。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心理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之间发生摩擦、碰撞和冲突的必然结果。如果这些心理现象不能引起重视,由此产生的不良情绪得不到调整,日积月累,恶劣情绪就会以“零存整取”的形式突破心理极限而爆发。所以,教师要面对自己工作的特殊性,学会生存;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要能承受挫折、坚忍不拔;要学会在竞争中不断充实自我、更新自我、完善自我,争取发展机会。教师要通过自身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帮助每一个学生获得健康发展。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