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随笔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师生随笔 > 正文

孙新凤: 学习中的“双刃剑”——兴趣

作者编辑:admin 点击次数:1882次

学习中的“双刃剑”——兴趣

孙新凤
按照《心理学》的解释,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这种倾向使人对某种事物给予优先的注意。兴趣的形成对于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个性发展。
兴趣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对于一个学生,如果在学习的初始阶段教师不注意引导,很可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丧失兴趣,进而把兴趣转向另一个方向。例如:在我教学工作中接触过这样一些学生。他们小学的时候基础没有打好,上了初中之后,尽管想努力学好,也付出了一些努力,但是成绩仍然是不见明显的提高,再加上老师和家长喋喋不休的批评,以及同学们的讥笑,逐渐他们对学习失去了那仅有的一点兴趣,而是把兴趣转向了网络。互联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网络虚拟世界,它不仅满足了青少年尽早尽快占有各种信息的需要,也给人际交往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且不必承担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责任。虚拟世界的这些特点,使得这些学生宁可整日沉溺于虚幻的环境中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而无限制地泡在网上,对日常学习、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严重的甚至荒废了学业。同时,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危害和威胁。
面对上述事实,作为教师的我们难道不应该有所深思吗!人的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使其形成高尚积极的兴趣爱好。
如何才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遵循“兴趣”产生的规律,在教学上下功夫。而最直接刺激学生感官的就是“声音”,所以我们首先要在课堂语言上下功夫。为什么幽默的相声和轻松的喜剧小品能深受人们的喜爱,关键在于演员们用他们风趣、诙谐的语言吸引了观众。初中的学生大部分自觉性较差,从客观角度分析,一节知识容量较大的课,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可能是一种难耐的“煎熬”,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教师只有正确的驾驭好课堂语言,尽量用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来弥补教学内容本身的呆板、枯燥,使学生能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
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也尤为重要。教师在自身定位上总是以教学过程的“主导”自居,把学生当成了单纯的“知识容器”,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忘记了学生身上有着无穷的潜能和巨大的创造力,结果书越读越死,学越上越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兴趣。”所以,我们教师要改变“师道尊严”的面孔,要放下“知识权威”的架子,改变“全盘授予”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教师与学生是合作学习的关系,而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把自己放到与学生平等的合作者的位置上,善于为学生提供合作的条件,创造合作的情境,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信息共享的快乐。
我认为提高学习兴趣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得到成功的情绪体验。学生学习行动的满足感会使由学习需要产生的学习动机、愿望得到强化,提高兴趣。记得我在电视上看到过一封来自瑞典小学生的信,信中提到刚刚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颁发了诺贝尔奖,他说他也刚刚在学校获得了诺贝尔奖,奖章是一块巧克力。虽然仅仅是一块巧克力,但是使孩子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信中这个小学生还说,他将继续努力争取获得真正的诺贝尔奖章。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太“吝啬”,给予学生适当的表扬、鼓励和肯定,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兴趣”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会帮助学生披荆斩棘,开拓一条光明的大路;如果不注意引导,使学生误入歧途,这把剑就会伤到学生自己。因此,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形成高尚、积极的兴趣爱好,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更是我们每一位在校任课教师工作中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