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随笔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师生随笔 > 正文

杨秋莹 学习十七大报告的一点体会

作者编辑:admin 点击次数:2033次

学习十七大报告的一点体会

杨 秋 莹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明确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对此感触颇多,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早在一千多年前,文学家韩愈就提出教育不仅仅是“受业、解惑”,而是把“传道”摆在了首位。“道”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德育,不过那时的德育内容是指孔孟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原则而已。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则在更高的角度指出了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德育对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完善而独特的道德体系,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人云“百行德为首”,“德者,才之帅也”,指明品德乃成才的决定因素。人们常讲,无才无德是“残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只有德厚才高才是真正的“优质品”,这形象地说明了德与才的关系。试想:如果我们的教育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只片面追求学生学科成绩,甚至学习成绩可以代替一切,而不重视学生德育的培养,那么,我们培养出来的就是些没有德行的人。而没有德行的人,即使他的知识越多、才能越大,对社会和人民的危害可能就越大。分析一些优秀人才的成长规律,我们能鲜明地感受到,小胜凭智,大胜靠德。所以,立德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第一要义。
《左传》言“德,国家之基也”,把培育高尚的美德视作“立国”的根基。有点法律常识的人都知道,法律是有形的,是特殊的“德”,是道德的文字体现;德是无形的,是特殊的“法”。道德是基础,法律是保证,只有道德建设达到一定的高度,依法治国才具有可以依托的根本。
德育的实质是指培育人灵魂深处的真善美。道德不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也不是凌驾于生活之上的抽象概念,他或显性或隐性地体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和行动上面,我们的言行举止无不体现着我们道德水准差别。因此作为一个教师首先是道德的楷模、真善美的化身,用我们的一举一动,用我们的思想和美德去教育和影响学生,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德育教育并不像解一道数学题、背几个英语单词那么具体,德育的教育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和每一个为人处事的每一个微小环节。因此,要想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道德高尚的人。除了思想品德课外,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家长和整个社会都能用真善美的言行举止去教育学生、去影响学生。从而达到“育人为本”的目的。
一个人的道德状况总是通过具体的行为表现出来的。我们常说的德育主要是指通过思想教育,构建文明的心灵,借以实现文明行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修心”与“修身”。现实生活中人的某些外在行为一经成为习惯就会固化为人的某种内在的信念,从而影响其一生,因此,文明的思想和文明的行为要并重教育,也就是说,“修身”与“修心”要并重教育。从外形上看,我们的道德修养和我们的德育教育实际上是个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问题,当一个人的良好习性、健康习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时,他们就会以极强的感染力和穿透力照亮人的内心。在我们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重视实践锻炼和良好习惯的培养,这是我们的教育工作应该关注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应该从自己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才能从点滴入手纠正学生的一些不良的生活、学习习惯。使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对父母、对同学、对社会的责任心、感恩心,让他们能够以一颗阳光灿烂的心灵去看待生活中的一切。


崇高的思想道德是建立在科学的世界观基础之上的,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不但要教书,更要育人,不但要“受业、解惑”。更要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树立崇高的思想道德观念,才能在物欲横流的商品经济社会不迷失方向,才能抵制各种不健康思想的影响,从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