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科研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科研 > 正文

战“疫”背景下,保定七中高中线上授课学术论坛之十六

作者编辑:保定七中 点击次数:2228次

近日,保定七中高中教研处组织各教研组以学术论坛的形式对线上授课的得失成败进行了研讨、反思、总结和提升。学科组的老师们积极踊跃,以论文的形式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线上学科教学的策略、建议与想法。高中教研处经过认真评审,向大家择优推荐。学校把这些教师的原创论文陆续发布在公众号上,欢迎大家互动留言,以促进我校未来“智慧好课堂”的进一步优化与推广。

作者简介:

张欣,现任保定七中高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任教八年以来,秉持“以求知为乐,以从教为荣”的初心潜心执教,深受学生喜爱,参与国家十一五规划科研项目,多次获得“最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优秀班主任”、“书香教师”、“优秀德育工作者”、“竞秀区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二等奖”等奖项。

疫情期间,语文线上教学的问题与解决

保定七中高一语文组 张欣


 


 

摘要:受疫情限制,教育部要求全国上下一盘棋,暂缓开学。停课不停学,线上授课成为必然。线上授课这种全新的工作方式,对教师教研、课堂效果、学生课下主动性这三大方面都提出了严峻考验。

本文就对疫情期间语文教学中出现的以上三方面问题,以及对此进行的尝试性解决进行阐述。希望能对广大师生稍有裨益。

关键词:线上教学教师教研  课堂效果  学习主动性 

一、教研遇到的问题与解决

一)教研遇到的问题

1.新教师成长问题

疫情发生以前,我们的教研是同学科教师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进行交流,以同一年级组为主,每周一次;不固定时间大组教研。

年轻教师的成长主要靠集体备课。高一语文组去年九月份新入职三名教师。年轻教师的成长主要靠集体备课、跟班听课。新教师还没能完全做到熟练教学,疫情就发生了。

2.老师教不适应线上工作方式

教育部关于“停课不停学”的命令下达后,教研也相应的由线下转移到线上。这又催生了新的问题--有的老教师对线上教研方式一时难以适应。有的老师在疫情发生前,都不一定能玩转年轻一代日常生活需用的手机APP。

二)教研问题的解决

我们抓住此次全国线上授课的机会,积极拓展教研宽度与深度。以前我们备新课时,一般是都是和本校的老师共同交流,想要进一步学习,还要仰赖学校的“请进来、走出去”政策,也是受限于时间、地点。而线上教学开始之初,全国各地名师名校开放资源,比如“一师一优课”、“网络云课堂”、“学在郑州”平台同步课程、“学习强国微课堂”等等。

高一语文组教师教师抓住机会,利用网络上的各类优质教育资源观摩学习,主要采用“名校同步课堂”平台上的教学资源,每周一下午线上交流心得体会,以提高教学水平。

针对网络教学技术问题,年级教研组长马丽娜老师要求,必须做到全组无一人掉队。马老师安排本组新老教师结对子,每组两人,新老搭配。老教师带领年轻教师磨备课,年轻教师帮助老教师磨技术。

二、线上教学课堂效果上的问题与思考

理想课堂应有“三声”--掌声、笑声、质疑声。严肃活泼的课堂才最有效果。但实际上大部分老师的课堂,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疫情发生之前,学生“被迫”坐在教室里,整节课都在老师的注视下,消极影响有时候并不太突出。但是在线上教学的语境下,学生有充分的自由。

换句话说,光有优质资源,吸引不了学生也是徒然。

从线上课上线至今,如何激发学的学习主动性就一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老师抓不住学生,家长镇不住神兽。网上有人发声,正好让家长看看自己孩子平时在学校是怎样的表现,省得再埋怨老师。我认为这样的牢骚于解决问题毫无意义。

事实上能吸引学生的线上课老师俯拾皆是。我曾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位妈妈吐槽自己家孩子,放着学校老师的免数学课不听,非要闹着上学而思网课。

好奇之下,我向这位妈妈要了账号听了一节课,发现了在校老师遭遇尴尬的原因--我们实在不如人家讲得有意思。这位网课老师热情活泼,段子说的多,又不影响知识讲得好。回想自己上网课的时候,仿佛变身老学究,光导入就输人家一大截,学生怎么会期盼你的直播呢?如果我是学生,恐怕也要选择网课老师。

有的老师可能觉得,网红味儿的直播有辱斯文。我觉得,脱离了学校的外力约束,我们在校老师和其他网课老师共同处于网络环境下,有必要学习一下网课老师、网络直播的话术。退一万步说,不管我们愿不愿意,都要面对一个事实--学生不愿意听的课,自己认为再精彩,也没用。

时代在变,我们也要改变。

三、学生课下积极性方面的问题与尝试

一)学生学习主动性问题

作业问题也是线上课老大难之一。以语文学科为例,高中课内背诵任务很重。古诗词、文言文,通常要交给学生课下自主朗读、背诵。实际情况是学生并不能认真完成。交给家长来监督,作业完成度也并没有明显的提升。

二)改变作业形式,尝试解决

我们以1911班为试点,尝试了新的朗诵和留背诵作业的方式。

张欣老师在QQ开直播,带学生一起吟咏。这个环节是在上课前就在学习微信群内“预告”过的,以保证学生不错过课程内容。老师课前推送教学视频的时候一起推送了朗诵背景音乐,提前告知学生我们会有“云朗诵比赛”,并宣布规则--抢答模式,参加者即加1分;朗诵流畅无错误读音加1分;情感得当、饱满加1分;得到同学们“送花”10次以上的加1分组员累计得最高的小组加2分。QQ群直播送花免费,参赛者和观赛者积极性都能被调动。不但课堂气氛容易热烈起来,而且“主播”也能观察到有哪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这次的课下作业,张老师从日常给女儿进行古诗熏听上受到了启发,不再要求学生捧着书本干巴巴地背背背,而提前与教练联系,和教练一起要求晚上训练(健美操专业老师每天晚上7点-9点视频指导训练)的时候,用提前推送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谱曲演唱版作为训练背景音乐,并要求连续三天把起床铃生设置成这段音乐。

当天晚上,教练转发给张老师几段视频,学生有的倒立、有的仰卧起坐,有的原地蹲起,无一例外的都有“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的音乐响起。有的学生很明显是训练太累,跟着唱歌来分散压力的。

九点钟下训后,学生群异常活跃,学生们纷纷表示明天的早读要“K歌比赛”,还要求以后的古诗文也用这种方式来背。

这次探索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

总结:

实践证明,在人工智能语境下,没有什么是线上完不成的,包括教学。疫情只不过是把我们原本可以慢慢接受的事情硬性提前了,本质上它还是一种必然。

新事物的产生必然伴随着诸多问题。教师教研、课堂效果、学生课下主动性这三大方面虽然都面临考验,但我们也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交出了合格的答卷。

教师这个职业,在历史的长河里一直散发着不可替代的光芒,在线上教学的情境下,也必须保持发光发热。对于国家民族来说,疫情固然是是重大灾难。而当目光落到教师个人身上,也不可否认这是个追赶时代潮流的机会。

学生不在身边,并不意味着我们有理由懈怠。相反,我们需要学习的内容更多、范围更广。“此时无生胜有生”,我们既要保持线下教学的优良传统,又要与时俱进,学会新的技术、新的方法,尤其是要充分挖掘“网络”这座宝藏。无论线上线下,找到被少年们欢迎的方式,就能把课上到学生心坎里。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