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工作总结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东校区 > 学校工作总结 > 正文

保定七中召开2024年度工作总结大会

作者编辑:保定七中 点击次数:244次

      2025年1月10日,由区委组织部长刘雪涛、区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王卫红带队的考核组到保定七中对领导班子进行考核测评。

受吕校长委托,王振山书记代表保定七中向考核组及全体教职工作2024年度保定七中工作总结汇报。

      吕金起校长先是针对工作总结补充了几点内容,随后向区委组织部进行了个人述职报告,最后汇报了 2025 年度工作的总目标以及重点工作安排。

 2024年度保定市第七中学工作总结汇报

尊敬的考核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2024年,保定七中在区委区政府和区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秉持着“刚毅坚卓、敏锐果敢、志高求变、力量自由”的雄鹰精神,全体师生携手共进、共情共力,各项工作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今天,我代表学校领导班子做2024年度工作总结,请考核组各位领导审核,也请老师们一同回顾我校2024年工作。

2024 年高考中考成绩都取得了较大提升,高考成绩更是有了突破性的进步。

      保定七中2024年高考实考人数656人,其中本科线上达 442人,本科上线率67.5%;艺体特长生本科上线率74.5%,强基、本科线上被985、211、双一流院校录取及出国留学人数均大幅增加;物理方向最高分630分。程瀚宸、王晨硕、李禹豪、马梓航、黄暄程、杜依然等一大批同学被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名校录取。

      2024年中考,我校参考人数248人,省级示范性高中纯文化上线89人,较去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总上线率达69.8%,较去年提高了11.5%,在竞秀区公立学校中综合评分升至第三。

艺体特色成绩再创辉煌。

      2024年,我校学子们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表现出色,载誉而归。在这一年里,我校共获得世界级奖1人次、国家级奖110人次、省级奖180人次、市级奖25人次,充分展现了师生的实力与风采。


一、党建领航,点燃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2024年保定七中党委在竞秀区教育工委的领导下,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纪学习教育、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线,提升政治思想觉悟,加强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提高党员素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提高党支部的战斗力,为全面推进保定七中教育教学高质量提供思想和组织保证。

1. 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制定了《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工作方案》,组织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9次集中学习会议,开办为期2天的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坚持以上率下、层层带动,各支部书记和处室负责人发挥表率带头作用,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向全员覆盖。


2.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邀请竞教最强音宣讲团成员对全体党员和业余党校学生进行宣讲。结合“三会一课”等对党员进行了为期4个半天的专题培训学习。

3.进一步深化党建品牌建设。9月,我校党建品牌“赓续红色血脉 培育时代新人”,荣获竞秀区教体系统党建品牌示范校荣誉称号。

4.积极推进书记带头讲党课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化思想引领与业务提升双驱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支部书记带头讲党课,2024年累计主题党课达 20 余次,为全体党员筑牢思想根基。深入开展“党员示范课”活动,众多党员教师精心筹备并讲授高质量的公开课及示范课,打造出一堂堂具有示范效应的标杆课堂,激励广大教师以课堂为阵地,持续深耕教学,不断磨砺业务能力,进而推动整体教学水平稳步迈向新台阶。

5.各支部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党员活动日活动,党委组织开展了植树节活动、组织全体党员教师去北京党史纪念馆参观学习、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等多种形式的组织活动。

6.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本年度发展党员2名,转正党员3名,发展入党积极分子2人。我校党员队伍不断壮大,现我校党员人数达到98人。

7.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关于意识形态工作决策部署,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一把手负总责成立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机构,建立保定七中责任任务清单,明确责任分工。2024年召开意识形态专题研判会四次。

8.注重师德师风建设,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党对共青团和工会工作的领导,努力构建文明和谐校园。

在保定七中党委、各支部和全体党员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保定七中党建工作的各项制度越来越完善,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越来越坚固,党员的政治生活越来越规范,党员的组织生活越来越丰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越来越凸显。

二、德育铸魂,绘就阳光学子成长“新画卷”

学校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以“阳光德育”为德育理念,构建阳光课程,搭建阳光舞台,开展阳光活动,营造阳光氛围,培养阳光少年,塑造阳光人格,在教育实践中积极构建阳光德育体系。

1.“五育”并举,阳光课程融入生命价值

学校结合发展实际,提出了“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学为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思想。积极倡导“五育”并举,将德育课程融入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实现了德育课程多元化。学校实施“双导师制”,为学生量身定制“三年成长规划”,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学会规划和选择,健康成长。此外,学校将德育课程融入到各科教学之中,通过案例讲解、讨论互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2.全程育人,阳光活动丰富生命过程

学校为学生发展搭建了各种平台和展示的舞台,开展系列化的德育活动,开展各类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同时,各年级和班级还结合本年级和班级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注重班级文化建设和班风、学风的营造。


3.全员育人,阳光评价索引生命追求

学校教育一定要与社区联动、与家庭协同,发挥家校共育的作用。召开成立家长学校,层层架构打造校级家委会、年级家委会、班级家委会。

2024年,全校师生112人次获得省、市区级奖励,学校每半个月颁发流动红旗,奖励优秀班级及优秀学生。

三、特色添翼,汇聚多元育人“梦之队”

      强校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优秀教师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学校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学校最根本最重要的建设,致力于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1.集体备课,强化落实

      本学年重点抓集体备课工作。通过备课组大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鼓励新教师主动学习和自我反思,以“六个一”模式为抓手,即拜一位名师、参研一项课题、自读一本专著、上一节公开研讨课、写一篇论文、做一次分享,从六个方面去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指导青年教师全员制定个人成长三年规划,为成长为名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针对初中学段的新变化,为迎接新课标、新中考、新教材给老师们带来的挑战,本学年的教研活动重点是新课标学习、新教材培训解读、学业水平样卷的分析。邀请教研员入校指导工作,确保教学内容与中考趋势相吻合。

2.名校对标,视野拓展

      为进一步深化“1530工程”,保定七中两次共派出初高中30余名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前往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和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跟岗学习。全方位了解两所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与管理经验。2024年保定七中受邀参加“2024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智能教育论坛”,当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创新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受邀参加由新华网主办的第十五届新华网教育论坛。保定七中的良好声誉在国内与日俱增。


3.专业精研,素养提升

      学校先后组织900余人次参与国家、省、市、区各级各类培训,新增省级骨干教师1名,市级骨干教师13名,区级骨干教师9名。多名教师获得省、市、区级奖励。在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活动中,初中李保梅老师、李伟老师荣获省级精品课荣誉,高中化学李倩老师成功入围部级精品课遴选。我校李超群和于岩老师分别入选保定市高中数学、高中政治学科核心教研组。

4.科研引领,深耕细作

      学校高度重视教科研工作,以研促教、研写共生。本学年,组织申报市级课题开题3个、区级课题开题6个,结题3个。目前有多篇论文获奖发表。


5.体教融合,特色兴校

      保定七中坚守艺体特色主阵地,以艺体教育为切入点,以体教融合、艺教融合为抓手,以高水平运动为亮点,以构建和打造学校艺术体育文化特色品牌为目标,不断推进和践行体教融合、艺教融合。2024年12月,学校被评为河北省体育特色高中。

      我校成立了“高晓娜名师工作室”,建立了“保定市张智慧名师工作室保定七中工作站”。


      9月,保定七中受邀参加“京津冀体育与健康学科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与多所学校签订协同发展合约。

      10月,中国教育电视台《体谈》节目组特邀保定七中校长吕金起、副校长白敏、课程发展中心副主任高晓娜参与该节目三期录制。与全国教育同仁分享保定七中在体教融合方面所积累的经验。


6.课后服务,开拓视野

      学校坚持“课程育人、综合育人”的理念,充分发挥我校特色课程优势,不断升级课后服务内容,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打破班级、年级界限,设置打击乐团、足球、排球、篮球、橄榄球、棒垒球、田径等十多个专项课后服务活动。


四、服务架桥,铺就教师幸福“快车道”

      面对新征程,学校坚持创新发展,始终秉承“学生是学校的主人,教师是学校的核心,一切为教学服务,一切为师生发展”的办学原则,不断深化服务主导型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持续推进管理创新、服务创优。学校坚持依法治校,修订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五转制度”管理体系,推进精细化管理。

      学校尊重教师,认真听取教师意见,2024年共有169名教师参加谏言。每年妇女节,工会为教工送上祝福;组织慰问初三、高三备考教师;对教师个人和家中亲人有困难的,工会都会及时送去慰问和关心,千方面计协调解决。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


      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在校园环境美化的同时,将学校独特的文化渗透到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细节,让学生在富有校园文化特色的环境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一年来,督察工作紧紧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围绕“育全人特色赋能,高品质融合创新”,督察委员会求变、思变,创新开展督察工作。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2024年,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2024年我校先后获评“全国青少年体育联合会会员单位”“河北省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二等奖”“校本研修工作优秀团队”“深化基础教育改革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优胜单位、“深入实施‘1530’工程 促进教育高品质发展”先进单位等一系列荣誉。我校由吕校长带头的项目《创新教学组织管理》荣获“河北省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工作创新案例”一等奖。

      潮头登高再击桨,无边胜景在前头。新岁序开,我们将锚定教育新坐标,精研教学、深耕课堂,强化师资、厚植文化,优化管理、提升效能,全力托举学生的梦想,向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勇毅前行,再谱华章!

五、学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空间局限。校园面积狭小,与学校的名校地位严重不符,对学校未来进一步提升影响力与竞争力形成制约。

2.师资问题。学校教师流动性大;师资在学科间的分配不均衡;部分学科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个别学科面临教师退休后,骨干教师缺乏的局面。家校共建、沟通不够,没有形成教育合力。教师家校合作的胜任力不足,学校、教师、家长沟通形式单一、不顺畅,缺乏双方沟通的空间和路径以及爱心、耐心。家长教育严重缺失而造成的麻烦和无奈给学生教育和管理带来的无奈和挑战问题是大大的,课题研究是迫切的,因为这样的问题不是减少而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所以家校共建培训家长是迫切的事、长久的事。

六、2025年重点工作部署

1.总体目标:七中推动学校特色教育模式高质量发展。再展平台、再搭舞台、再建体系(校际联盟)、再创升学新通道平台(职普融通高考班)、再上新台阶。

2.资源支持(平台和舞台支持):借助“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创新委员会”这一国家级平台,以及北京市名师发展教育学会和省市区教研部门,引领促进教学改革的创新。

依托联合教育部学生体育联合会、体育总局青少司、科教司、体操中心、中国青少年体育联合会、国家奥体中心,北京大学体校融合研究院(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清华美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艺术文化协会以及部委优质高校协会等搭建更广阔的舞台,促进学校艺体品牌发展。

3.全力推进四大支柱模块,推进七中品牌模式再发展——原有特色再创新,未有特色新创建

(1)艺体教育发展模式:高效多元

(2)文化教育发展模式:修正创新

(3)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夯实基本功,打造名师群。(教师基本功:书写功、语言表达功、解读教材、分析学生、课堂语言、教学评价、教学设计等)

(4)办学模式升本科大学通道新突破(职普融通高考本科班):职教本科深度创新合作  

六项具体工作目标和措施

1.全力促进全体教师教学研究以及方法研究

(1)深耕教法

教什么:考试大纲、教材、教法、练法、考法、作业法。(作业批改要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判、有判必讲、有讲必评、有评必改!)

怎么教:自研、自学、自备、集学、集备、集研。

备课要做到:目中有人、胸中有书、教中有标。

(2)精研学法

      学生学什么?学知识、学原理、学思维、建模型。怎么学?导着学、教着学、逼着学、带着学,兼顾个性学习、合作学习和竞争学习。实现死学活学相结合、必学选学相结合。

(3)强化教研和备课:研什么备什么

      教研组建设既要有“形”又要有“实” 。1.教研规划要有针对性和前瞻性;2.教研活动要系统性和多样性;3.研究过程要主体性和灵活性;4.示范引领要有效性和深刻性;5.评价方式要持续性和科学性

师生合力实现教师:讲得“少”一点,引得“巧”一点。学生:用得“活”一点,学得“精”一点。想得“深”一点,悟得 透”一点。

2.高考要有新突破,中考要新业绩

      面对中高考,学校要聚焦主责主业,在高考升学目标上,力求实现清北录取人数的突破,全方位提升名校升学比例与本科上线率,打造更为耀眼的高考升学成绩。于中考工作而言,稳固重点高中录取率,并达成中考体育成绩第一名,以及达成文化体育双第一的目标!学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以深入贯彻1530工程为契机,从宏观层面做好中考高考备考指导。

3.深化体教融合、艺教融合,以体育人、以艺启智

      坚决落实国家提出的中小学学生必须掌握两项体育运动能力和一项艺术技能。把体教融合做到极致。强化体育课的改革力度,不仅增加了体育课课时,课间要增加到13分钟,让学生在课间能充分活动,锻炼体魄,增强体质,真正实现以体育人。

4.提升党建活力

      创新党员活动形式,激发党员参与热情。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发展,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推动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关注青年教师生活需求,组织丰富的文体活动,解决生活难题,增强归属感与幸福感。

5.多措并举,支持我校高水平运动队梯队建设和项目拓展

      在足、篮、排三大球传统项目强化的基础上,引入发展新兴项目,确保我校在河北省乃至全国的各项赛事中保持领先地位,并实现新突破。

6.推进新校建设

      紧盯新校址建设进度,积极协调各方资源,解决建设过程中的难题。争取早日搬迁,实现二次涅槃式腾飞,打造教育新地标。

      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满,方向明确;我们稳扎稳打,怀揣梦想,勇于开拓。未来我们以德育为基石,以智育为羽翼,以体育为保障,以美育为滋养,深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打造全面、多元、个性化的师生成长平台,实现全方位育人。


吕校长与大家分享读书感悟。


      我们要做时代的时尚人:食尚——科学;衣尚——合宜;体尚——健美;和尚——尚善。

只有真情拥抱这个时代,才能理解和跟上这个时代,只有对未来热情期待,才有动力加速学习突破现在。时代的弄潮儿必定是理解时代之本质,掌握时代之规律,能感应天地之力,能链接万物之能量之时尚人;必定是知识底座丰厚扎实并且不断充实之牛人;必定是思想跨代、认知跨界、思维多元、能力迭代、行动递进、智识模型实时演变的学习型、饥饿型、背光型的追梦人。


      全体教职工对吕校长个人和领导班子及成员进行民主测评。会后,考核组与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和部分教师进行座谈。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