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实践是检验标准,反思是成长路径——保定七中初中部“七度智慧好课堂”教研进行时

作者编辑:保定七中 点击次数:1312次

    以提高学校教研工作的实践性,加强对七中“七度智慧好课堂”更好地践行为目标,12月6日,在北京晓羊教育研究院刘文江院长的指导下,保定七中初中部开展了新一轮的课例研讨活动,书记王振山,校长助理赵红、张明,教务处主任杨彩霞,教研处副主任白敏及全体教师参加了此项活动。

王芳芳老师讲授了八年级上册说明文《苏州园林》。



陈艳辉老师讲授了九年级数学《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李保梅老师讲授了八年级物理《熔化与凝固的应用》。

      下午,老师们在行政楼四楼会议室进行了集体评课。老师们各抒己见,取百家之长,在教学手段上都有了新的认识。



      刘文江院长在教师的学情认识、课堂生成资源把握、以及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小组合作、课堂结构方面加以肯定。学生带着思考和问题参与文本,体现了七度好课堂的“思维度”。




针对王老师提出的两个困惑,提出了一些指导性建议。


关于“读”的设计



课堂上应该有“出声”的读。不同的问题应该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王老师的“跳读”设计很准确,建议根据教学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阅读指导。在整体感知文意上可以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在人文性和工具性上要有取舍,有针对性地选取。



设计具体的活动



通过读将形象思维上升为逻辑思维,基于读和学的角度设计课堂问题,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梳理文章。可以挑选重点语句进行评析,从而引导出说明方法的教学。

有几个细节需要打磨:在目标的设定上需要一个可测量的,具体可操作的目标;我们在上课时要注意学生最重要的任务,经过自己学习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一些认知类的,事实性知识可以在课前完成,在课堂上完成检测和总结即可;我们在设计问题时应该思考如何将问题转换成任务。


    面对陈艳辉老师的数学课堂,老师们也带着疑问走入:新知识的产生是由一般到特殊还是特殊到一般?如何认识特殊?如何在特殊中理解一般?学情与教学目标的是否契合?课堂上的时间分配问题?课后老师们产生了新的疑问:我们想让学生获得什么?对学生搭建数学体系是否有很好的帮助?实际学生获得了什么?我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刘文江院长提出了一个小问题:如何对自己的课堂问题难易程度进行排序。同时对老师们的疑问也进行了解答。

    提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课是让学生形成好的思维能力的阵地。数学抽象、逻辑思维到抽象建模是一个发展过程。在知识的五个层次:经验性知识、概念新知识、方法性知识(也称程序性知识)、思想性知识、价值性知识几个方面做出了回答。

    刘院长提出了本节课的亮点:课堂目标设置准确。完成了思——议——展——评的闭环。教师课堂上随机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应用此项结论”等。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进行提升:在设置目标时结合学情进行合理分层。对于新老师,学习目标的层次在设置时可以针对三类不同学生进行判定。在学习目标和导入先后顺序的选取上需要更慎重。导入分为了三种情况;实际情境导入、以旧带新、热点事件,在这节课里,引入要在动机之前。课堂采取了应用引入的方式,在素材的选取上可以重新考虑。小组合作时教师要有意识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靶子”,教师的任务是“观察”。注意学生的反思和总结环节不可遗落。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实际应用的环节带到课堂上来。刘老师对本堂课给了很高的评价,对青年教师寄予了很大期待。


    李保梅老师在说课环节提出了自己的疑问:首先是是否有新的形式让学生应用自己的知识?其次是课堂形式有些散,应该如何提升?

    刘院长对首先对两个问题予以回应。对于第一个问题给出了三种新的方练习式:第一个是举例子,举出概念相关的例子;第二个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第三种是判断正误,明确概念。

    第二个问题给出两个方法: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表格里做对比;学生自己画思维导图。知识体系需要学生自己建构。

    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凝固的条件”需要进行深刻讨论;“六个应用”分配上需要根据难易程度进行调整,以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和思考;学生交流展示时,教师要延迟评价;要知道知识点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根据目标设置学习目标。

本节课,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学生在真研究、真思考、真学习。


评课结束后,刘文江院长对全校青年教师进行了“中学课堂教学的一般策略”讲座。


    刘院长提出:学为主体,学思结合。他送给青年教师八个字:“食贵自化,学贵自得。”

    对这句话刘院长分点进行了解读。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学生具有独立性,我们要解放学生;学生具有差异性,我们需要尊重学生;学生具有能动性,我们需要相信学生;学生具有创造性,要成就学生。

    讲座中刘院长用生动具体的事例对青年教师进行了课堂教学的指导,老师们受益良多,对未来的教学活动充满了信心。


   “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也。”——《礼记·学记》


栏目导航